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⑦|永葆铁路创新发展活力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二〇三五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铁路、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到“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一张亮丽的名片”;从“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一步”,到“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和期望肯定,为铁路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鼓舞了强大信心。
铁路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动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工程技术等各方面创新,使之贯穿铁路发展全过程,铁路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铁路装备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复兴号系列产品涵盖不同速度等级、适应各种运营环境。京张高铁在全球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智能铁路技术体系初步构建,成为世界智能铁路发展的引领者。成功研制世界最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千吨级架桥机,工程建造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一系列耀眼的科技创新成果,折射出中国铁路创新发展的铿锵步伐。
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对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给予深刻启迪。中国铁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自我蜕变、自我革新、自我挑战、自我成长的创新史。从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到智能铁路研发,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创新,正是创新打造了中国高铁“亮丽的名片”,也只有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才能保持领跑地位,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铁路部门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永葆铁路创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永葆铁路创新发展活力,要把握我国铁路科技创新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让创新成为引领铁路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注重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确保铁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快实现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永葆铁路创新发展活力,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铁路行业力量和资源,建强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一批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铁路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推动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创新,打造铁路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永葆铁路创新发展活力,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支持铁路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上线运用的政策措施,做好新产品立项选型、功能验证、接口统一、互联互通等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实现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铁路深度融合,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铁路产业体系。
永葆铁路创新发展活力,要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发挥铁路高校、科技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促进铁路科技人才发展的制度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力度,培养造就出更多铁路领域的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铁路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铁路部门将始终保持革故鼎新、激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持续深化铁路科技创新,着力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巩固我国铁路领跑地位,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更大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