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风采

徐阿弟:“钢铁侠”追逐“极限梦”

发布时间:2013-12-25 来源:国家铁路局 字号:TT
  “阿弟又得冠军了!”今年10月,芜湖东站职工徐阿弟在广东梅州国际铁人三项赛上一路过关斩将,勇夺冠军,同事和朋友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阿弟说,铁人三项赛能挑战极限、激发潜能,尤其能锻炼人的耐力和毅力,培养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  
  “阿弟又得冠军了!”今年10月,芜湖东站职工徐阿弟在广东梅州国际铁人三项赛上一路过关斩将,勇夺冠军,同事和朋友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夺冠了,我感到很高兴。”近日,徐阿弟接受记者采访,他笑意盈盈地说: “成功路上多坎坷,惟有勇于超越自我,敢于超越别人。”
  挑战极限运动铁人三项赛激发潜能
  “他家柜子里有一摞证书、奖牌和奖状,凝聚着他多年的汗水。”谈起徐阿弟,身边人肃然起敬。
  1977年,徐阿弟进入铁路参加工作,现任芜湖东站直通场车间货场扳道员。
  徐阿弟是个体育迷,他着装新潮,经常戴着头盔,像个 “钢铁侠”,浑身洋溢阳刚之美,给人气度不凡的感觉。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徐阿弟一直是享誉芜湖、南京、上海等地的体育明星,获得过多项比赛冠军及上海铁路局 “体育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上世纪80年代初,在看过一场马拉松比赛后,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后来又喜欢上铁人三项赛。”徐阿弟饶有兴致地说,铁人三项赛能挑战极限、激发潜能,尤其能锻炼人的耐力和毅力,培养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
  “铁人三项赛时尚、亲近自然,同时充满挑战,独具魅力。”徐阿弟说,之所以称为 “铁人”,就因为比赛中要求运动员连续完成1.5公里游泳、40公里自行车和10公里长跑三个项目。这需要运动员有钢铁般的意志。
  这种 “魔鬼式”的赛程,一般人忍受不了,就是对专业的运动员来说,也是困难重重。
  “要想提高竞技水平,需接受炼狱般的训练,并在艰苦的比赛中经受磨砺。”多年来,徐阿弟多次参加全国性马拉松比赛和铁人三项赛,在北京、上海、厦门、大连、扬州、南宁、拉萨和西安等地的赛场上崭露头角,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2011年,在威海举办的国际铁人三项赛中,徐阿弟首次捧起冠军奖牌,那一刻他激动得落泪了。比赛结束后,美国选手罗伯特向他跷起大拇指:“中国铁路选手了不起!” 徐阿弟心里暖暖的,感受到了铁路人的自豪和中国人的荣耀。
  因成绩出色,徐阿弟被中国铁人三项协会评为 “一级运动员”。
  “铁人三项赛,除了有专业选手展现精湛技艺外,更多是业余选手的大比拼。”徐阿弟说,自己通过参加各种赛事,获得了大量经验。
  2013年10月,在广东梅州雁鸣湖国际铁人三项赛暨首届 “海峡杯”友谊赛中,自行车赛道路窄坡陡、急转弯多,多名选手摔倒,徐阿弟发力,硬是把中外选手甩在身后,并最终登上55岁至59岁年龄组冠军领奖台。
  作为业余选手参赛夺冠,徐阿弟真的特别不容易,因为他们和专业选手不同,每次参赛的所有费用都要由自己承担,要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也正因为有这些业余选手,才有了中国铁人三项运动的蓬勃发展。
  快乐流淌在心间汗水凝固人生记忆
  马拉松是一项考验耐力的长跑运动,许多人对它是望而却步。徐阿弟对它却充满着好奇和向往。
  “一路走过来,我有四件事难以忘怀。”徐阿弟说,一件事是2003年在北京首次参加马拉松。当时,自己担心跑不完那42.195公里,因平时跑步很少超过10公里。
  “那天,我用3小时51分6秒跑完全程,获得大红证书。”徐阿弟回想当时的情景,话语中仍带着几分激动。他说, “初次 ‘试水’,有这个成绩太难得了。我看重这个证书的价值,并视若珍宝,藏在身边!”
  第二件事是与大牌“明星”交流合影。这些年来,徐阿弟结识了许多体育界朋友和名人。2005年3月25日,首届中国国际马拉松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他有 幸与出席论坛的中国著名中长跑运动员王军霞合影留念。2011年6月,在威海国际铁人三项赛晚宴上,他与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得主许海峰在一起交流。
  第三件事是在杭州取得好成绩。2007年11月11日,徐阿弟参加杭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他所在的男子组有中外选手400余名,排名取前80位。经过苦拼,徐阿弟最终取得第42名的骄人成绩。
  第四件事是难忘2011年5月,参加了 “TNF100北京国际越野挑战赛”,要知道,这可是国内顶级的年度越野耐力跑赛事之一。徐阿弟说: “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赛,比赛起点在居庸关长城脚下,终点在十三陵水库坝底平台。比赛中,爬山,登长城,还要翻越5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山。脚下 是陡峭的山路,还有土路、碎石,难度超乎想象。”
  这项赛事很艰苦,为此比赛中每位选手都配备有两件引人注目的 “新武器”,一个是戴在头上的头灯,另一个是套在手腕上的智能化GPS运动表。头灯用于照明,GPS有定位功能,可用来防范意外情况的发生。徐阿弟回忆 说,那天共有240多人参赛,夜里1时起床、用餐,2时40分从住地乘大巴前往居庸关长城比赛点,4时30分发令枪响。
  “我用15小时20分跑完全程,获得第97名的满意成绩。”徐阿弟笑意写在脸上,快乐流淌在心间。他深有体会地说, “拼的就是体力、毅力和技巧,参加过这项比赛,感觉马拉松与铁人三项赛都不算什么了。”
  竞技体育给人力量相信未来更美好
  徐阿弟视体育如生命。家人、同事的鼓励,比赛中观众的欢呼、加油,给予了他力量和勇气。
  “要想工作好,必须身体好。”徐阿弟经常对身边的年轻人和同龄人说,“体育锻炼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享受,长期坚持融入自然、挑战自我,不仅能强健体魄,丰富业余生活,还能磨砺人的意志,激励人奋发进取、勇往直前。”
  在徐阿弟的影响下,他身边的很多铁路职工也自发开始参加体育锻炼。
  2009年6月30日,在徐阿弟倡导和芜湖东站领导的关心支持下, “芜湖东站长跑协会”诞生,阿弟主动当起“铁管家”,带领同事们 “健康快乐跑”。
  如今,这支长跑队伍从成立时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已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人。以前,芜湖东站很多职工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现在都改为步行了。
  “我健康,我快乐。”看着队伍的壮大,徐阿弟自信地说, “只要心态端正,坚持锻炼,健康向上,我们人人都能拥有美好人生!”
  “单位领导非常关心我,多次为我外出参赛提供帮助,调整班次。”徐阿弟特别感激组织上给予他的厚爱。
  最近徐阿弟有个心愿,他准备腾出家里的一间房子,筹办个人荣誉室,将自己夺得的证书、奖牌、奖杯等集中摆放展示,一来见证历史,回味自己走过的艰难历程;二来留作纪念,激励家人和亲朋好友传承体育文化。
  采访最后,阿弟表示: “锻炼是我一生的快乐,健康是我永远的追求。”他还告诉记者说, “最近,我还将赴上海参加比赛呢。”
本报特约记者 陆应果 本报通讯员 齐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