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共话杏花天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水润着杏花,景色绚丽,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春意。
韩愈的“杏花两株能白红”,借杏花抒发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南北朝庾信的《杏花诗》:“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这首杏花诗以色彩之美见长。春色盈野,翠绿的杏叶托着艳丽的杏花,密密层层,掩映着村落和山城,像仙境般幽美。这首诗结尾处写红色玉片似的杏花与金盘交相辉映,更是美妙异常。姚合的“江头数顷杏花开”,写数百亩杏林,灿若云锦,一望无际。
宋代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水映花影,花傍水开,花与影都占了美妙的春光。花儿即使被风吹落清池,也绝不委身泥淖,遭受践踏。这首诗比喻人即使处于逆境,也绝不能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诗人婉转地抒发了自己坚贞不屈的顽强意志,表现了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欧阳修在《和梅圣俞杏花》中写道:“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都自占芳辰。”诗的开头并未先写杏花,而是借物发端,用设问的方式起笔,形象地赞美杏花的凌寒怒放,独占春光。欧阳修在另一首诗中写“屋头初日杏花繁”,描写新颖别致。
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形象地描绘了江南之春,杏花上市,雨后卖杏花,别有一番情趣;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杏树枝头开满了绚烂的杏花,春意盎然,诗人用“闹”字来描写杏花开满枝头的热闹景象,花红叶绿,生趣盎然,无限春意尽在其中。
唐代张籍曾写过“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日始见杏花春”,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宋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杏花诗是从陆游的“一枝红杏出墙头”演化出来的,但叶绍翁的诗句较陆游更为含蓄,更突出了春意的浓郁醉人,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清代丁澎的“杏叶新阴拂女墙”,诗人描写杏叶新绿,以景托情,妙趣横生。
古人颇爱吟诵杏花,除上述诗句外,还留下了不少吟杏佳句。如唐代周朴的“雨过杏花稀”、张籍的“废苑杏花在”、窦常的“杏花榆荚晓风前”、储光義的“春深杏花乱”……
谈到杏花,宋代咏杏的诗词同样意蕴丰富。苏轼有“杏花飞帘散余春”;范成大有“如何锁得杏园春”;寇准的“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欧阳修写“不觉桃杏已开阑”;司马光写“田家繁杏压枝红,远胜桃夭与李农”;陈与义写“杏花消息雨声中”;梅尧臣说“马上逢丹杏,芳条拂眼过”。
金末元初时期著名文人元好问的“杏花墙外一枝横”,元代萨都剌的“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等,都是描写杏花的名句,写得有声有色,细腻生动,读后妙不可言。
杏花被人们深深喜爱,时过短短几个月,作为杏花果实的杏子却又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味。记得小时候,生吃杏子的情景到如今仍然历历在目,有时在梦中还透着甜味儿呢。
作者:赵 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