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获2010年度詹天佑大奖)
一、工程概况
武汉北编组站是我国目前一次建成的亚洲规模最大的路网性编组站,也是国内首个采用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的新建编组站。车站采用双向三级七场站型布置,上、下行驼峰均为四推双溜点连式自动化驼峰,使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调速设备,并再创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
新建武汉北编组站工程包括新建武汉北编组站(含滠口站改建)及南湖至大花岭联络线工程(上行),2006年4月18日开工建设,2009年3月25日竣工。
该工程为国内第一批实行工程施工总承包的试点工程之一,由中铁大桥局、中铁十二局及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并中标,负责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
二、批复投资
245700万元。
三、主要技术指标
武汉北编组站采用双向三级七场站型布置,上、下行系统均为三级三场,两编组场间设交换场。车站站坪长度7公里,南北疏解线及正线铺轨58公里。编组站近期上行系统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分别新建股道12条、36条、13条,下行系统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分别新建股道11条、36条、14条,交换场新建6条交换线。采用多推双溜自动化驼峰、点连式调速系统,并运用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GSM-R无线通讯系统及车辆安全动态检测等最先进的管理技术。
四、主要特点
1.该工程在国内开创了编组站使用综合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CIPS)的先例,通过控制系统与信息的综合集成,实现了大型编组站管控一体、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决策智能化、指挥数字化和执行自动化,使我国的编组站整体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武汉北编组站共设有4个列检作业场,在路内首次采用一套完整的列检微控设备控制系统,实现各车场的微控设备在同一控制系统中集中控制,提高了运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了维修维护工作量。
3.从改革管理生产模式及作业流程出发,以区域集中、合并站区房屋布置为原则,全站建筑面积由原设计的7.4万m2减为6.2万m2,节省了工程投资;全站房屋统一了设计风格,采用了坡屋面造型,大大提升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
4.通过综合设置减速器、减速顶、测速雷达、尾部停车器等驼峰调速设备,极大地提高了驼峰调速技术水平和编组站解编能力。车站最大解编能力可达到每天22000辆,其作业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所获奖项及年份
获得2010年度詹天佑大奖
六、获奖单位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武汉铁路局
七、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