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水塔建于1918年,用于给西直门机车房内的蒸汽机车给水,2005年,除两侧水鹤被拆除,与建成时差别不大。
被彻底拆除后的西直门水塔原址,镶有“中华民国七年七月建”字样的西直门水塔石券门在王嵬的呼吁下,被中国铁道博物馆异地保存。
清河车站于1906年9月30日开通运营,时为三等车站,孙中山先生视察京张铁路时曾在此下车。
2016年11月,清河站停止营业,将被扩建为高铁车站,王嵬曾向海淀区文委递交关于清河车站的《不可移动文物申请》,2017年5月,海淀区文委将清河车站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并将其保护。
在京张铁路举行通车典礼时,参加典礼的王公大臣、清清贵族 、各国列强的代表均在南口万国饭店休息。
“文革”时,南口万国饭店大门被毁,装饰所剩无几,现为电务工区大门,院内房屋保存较好,为办公室和出租房。
马莱4型机车的车体非常庞大,机车前部的低压气缸特别比人都高。这张1928年照片恰好记录了“京绥”改“平绥”之前的机车状态,也记录了4座车库门的康庄新机车房。
徐景春87岁,原南口机务段大伡,是我采访到的唯一在世的马莱4的大伡。他说,若能在关沟段开好蒸汽机车,再跑哪都不在话下!
青龙桥车站为京张铁路之咽喉,著名的之字形折返线即在此,它不但使坡度减小,还缩短了八达岭隧道的长度。
如今的青龙桥车站为京张铁路沿线保存最好的一座车站,如今仍然在正常运转。
八达岭隧道为全路控制性工程,在京张铁路动工前,有英国人揶揄中国人,称修此路段的人“尚未出世”。詹天佑为凿通此隧道煞费苦心。
K3次国际列车驶入八达岭隧道,图中的机车为列尾的补机。
怀来河大桥是京张铁路的另一控制性工程,为每孔30.48m的7孔上承式钢桁梁大桥,由詹天佑负责勘测、设计。
1954年,官厅水库建成后,新建妫水河桥投入使用,老怀来河大桥停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桥很少露出水面。
京张铁路竣工时,正线曾接入张家口站南咽喉。1910年,京张铁路西延伸时,为使列车不需换向,在站东增建一段正线,并接入张家口站北咽喉。
如今,张家口大弯道(灯泡线)早已消失,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