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高铁的“全科医生”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线正式首发,一夜之间成为高铁“网红”。作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制造中心调试工人的罗昭强,看到自己亲手调试的“复兴号”完美运行,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今年45岁的罗昭强,1990年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来到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成为一名维修电工。27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学习创新,用高超的专业技术,为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罗电工”成长为“罗大师”,从国外专家身后的“小跟班”成长为自主研发高铁模拟设备的“工人发明家”和“大国工匠”,罗昭强被誉为勇于创新的“工人博士”。
别人修不了的设备故障、治不好的机器重症,只要罗昭强出马就会手到病除。他成为公司四百多套国际一流装备的“全科医生”。
罗昭强既是“伯乐”,又是诲人不倦的老师。他的工作室就像大车间一样热闹,大家在这里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常常半夜才散去。
作为“复兴号”动车组调试阶段的中坚骨干,罗昭强的团队巧妙应用软件,通过软件去查找硬件的故障,让车辆在不同状态下留下相应的信号,通过分析数据,找到毛病所在。
罗昭强先后完成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15项国家专利,200余项五小成果和立项攻关,累计为公司节约资金千万元。
罗昭强与同事李尚宇在对一列“复兴号”高铁的高度阀和走行系统进行调试。
罗昭强与同事李尚宇在对一列“复兴号”高铁的制动单元进行调试。
罗昭强在对一列“复兴号”高铁的车钩及前开闭机构进行调试。
罗昭强与同事李尚宇在对一列“复兴号”高铁的受电弓进行调试。
仅最近的4年间,从罗昭强和他的团队手中调试出的高速动车组就超过400列,安全运营里程超过5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万余圈。
如今,罗昭强已是公司首席操作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他搭建了人才成长平台,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设定不同发展目标,定向培养,因人施教,分类塑造。
罗昭强用20余年经验编写了24万字的《轨道车辆制修工基本技能系列丛书》,帮助70余人顺利考取了中国中车高中级技师。仅2016年,车间参加各类竞赛获奖人数,就比2015年翻了一番,技师和高级技师通过率提高了1.5倍。
罗昭强手把手带过30多个徒弟,其中有4名成为全国技术能手,2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4名原中国北车拔尖技术能手,6名高级技师,15名技师,6名吉林省首席技师,1名长春市职工大赛状元等,为中国高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能人才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