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首页 > 铁路风采 > 文化园地 > 文学作品

母亲的大桥梦

发布时间:2023-12-26 来源:人民铁道报
分享:
字号:TT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母亲心中一直有个梦想,想去看看武汉长江大桥。她今年76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我担心她年纪再大难以远行,于是今年利用公休假带她去了一趟武汉。
  母亲读书很少,勉强算小学二年级毕业。虽然读书时间不长,但母亲有一篇课文记得很牢,从我记事起,她就常背给我听:“大桥跨在长江上,它比十层楼房还要高。上层是公路,汽车来回跑。下层是铁路,火车呜呜叫……”然后不忘叮嘱我,“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去看武汉长江大桥。”这是母亲的梦想,也是她给我树立的理想。
  长大后,我到了铁路工作,跟随列车跑遍祖国大江南北,看武汉长江大桥已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次看见武汉长江大桥是在1998年。当时,我值乘汕头到武昌的列车。列车经过武汉长江大桥时,我有点小兴奋,早早地站在窗边,紧紧盯着窗外,心想,母亲朝思暮想的武汉长江大桥到底是什么模样呢?“哐当哐当”,列车飞驰在大桥上,一根根粗壮的钢铁从眼前“唰唰”飞过去,桥下是滚滚长江水。我还没看清公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也没感觉到大桥怎样地威武有气势,列车已经快速地跨过长江,我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次年,我到黄鹤楼游玩,站在黄鹤楼上看武汉长江大桥,才清楚地看到大桥的模样,感觉到大桥的与众不同。远远看去,桥面上的汽车川流不息,一列长长的火车从大桥里开出来,经过黄鹤楼脚下,驶向远方。那时我想,什么时候我要带母亲来看武汉长江大桥。
  一晃20多年过去了,一直未能成行。这次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这个心愿。我到长沙接了母亲,早上8点乘高铁出发,9点半就到了武汉。母亲一路跟我唠叨前尘往事,她说小时候,跟父母到湖北走亲戚要走一个月,就是十几年前,也要坐汽车和轮船,要一整天才到。现在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太方便了。
  到了武汉,我们乘地铁直奔黄鹤楼。此时的黄鹤楼游人如织,我们随着人群进入黄鹤楼,一层层登高望远,一次次感受脚下景观的壮丽。每高一层,武汉长江大桥就看得更清晰一点,在第四层,母亲站在廊柱旁,江风吹起她花白的头发。她举目远眺,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沉默不语。这是她梦想中大桥的样子吗?突然她脱口而出,背起了儿时的课文:“小朋友,你们瞧,这座大桥多么好。大桥跨在长江上,它比十层楼房还要高。上层是公路,汽车来回跑。下层是铁路,火车呜呜叫……感谢工人叔叔的创造……”
  真是神奇,时隔几十年,母亲还能一口气背完全文,我不敢打扰她沉浸式的回忆。几分钟后,她笑着对我说:“人生也要靠自己创造,自己强大了,就不要靠别人。”母亲历经生活磨难,说出的话常常颇具人生哲理。我随即告诉母亲,武汉长江大桥开通三年后,南京长江大桥开始动工。那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桥梁,被称为“争气桥”,母亲微笑着点头。
  从黄鹤楼下来,我带母亲去看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进一步走近大桥,感受它的雄伟壮观。从大桥一侧的引桥,顺着楼梯爬上观景平台,就看见了高高矗立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武汉长江大桥始建于1955年,1957年10月正式通车,纪念碑于当年与大桥同时落成。纪念碑高6米,重达20余吨,在面向长江的一面,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几个大字,高高的圆柱体上有一个方形石块,远看像一个燃烧的火炬,八角形的碑座上是密密的石刻碑文,记载着建桥的艰难过程和历史背景。母亲很认真地看着、听着、念叨着,她由衷赞叹“那个年代,能建起这样的大桥,太了不起了”。
  我和母亲站在纪念碑观景台上,看着一列列火车像一条条长龙跨过长江。母亲指着桥墩,一个个认真地数着,似乎要把大桥的模样深深地刻进心里。
  夜幕降临,大桥下音乐声响起,广场舞人群开始舞动起来。江滩上慢慢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对岸高楼闪烁着灯光,江中穿梭的游轮亮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灯光的映衬下,尽显纪念碑的巍峨和大桥的磅礴之势,辉映着这座城市的美丽景观。母亲不由得感叹社会的发展变迁。她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经历风风雨雨,依然十分乐观坚强。她很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说这次能坐高铁来看武汉长江大桥非常知足。
  如今,一座座雄伟的大桥跨江越海,承载了无数大桥人的光荣与梦想,凝聚了他们的智慧与心血。它们镌刻着岁月的印记,成为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