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首页 > 铁路风采 > 文化园地 > 文学作品

暖色钢轨

发布时间:2022-11-10 来源:人民铁道报
分享:
字号:TT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时光在钢轨上流淌。从列车员、列车值班员到列车长,曾颖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行走。从绿皮车、红皮车、蓝皮车到复兴号列车,曾颖亲历着铁路的巨变。在开往永修站的通勤车上,曾颖默默凝视着落满阳光的钢轨,耳际似乎萦绕着养路工人的劳动号子。此刻,阳光浩荡,钢轨磅礴,山河是那般壮丽。

  由北京丰台开往南昌的D737次列车奔驰在江西省九江市地界。此时,旭日东升,乡野安详,一抹抹金灿灿的暖色洒落在相邻的铁道线上,画面恬静而温暖。这是2022年5月底的一天。赣鄱大地绿意蓬勃。

  忙碌之余,列车长曾颖会忍不住透过车窗,静静地看着这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再往前,列车要经过一个叫永修的小县城,那儿,有她快乐的童年,也生活着自己的亲人。昨天,曾颖接到通知,这次退乘后,单位将举行一个仪式,为她颁发火车头奖章。故乡越来越近了,曾颖的脸颊贴着玻璃。她看见了那个熟悉的站名,看见钢轨闪耀着金色。只是,再也看不见祖父了,再也不能跟祖父一道分享这份喜悦。眼睛,渐渐模糊起来。

  曾颖出生在一个铁路世家。从曾祖父参与修建南浔铁路开始,在长达百年的风雨中,曾家四代人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曾颖从小在永修县的铁路边长大,打开家门,走出院子,就能看到火车威风凛凛的样子,夜间,则枕着车轮和钢轨亲密接触的声音入眠。在别人看来单调、冷硬的钢轨,对于曾颖而言却是温暖而多彩的,像她的“亲人”。

  1997年,曾颖走上了客运乘务员的岗位。每当列车经过家门口时,她都早早趴在车门玻璃上,屏息敛气地盯着那一幕幕熟悉的情景。她渴望看到祖父守候在站台上的身影,渴望看到巡道的父亲。想到自己值乘的列车正经过亲人养护的线路时,那一瞬间,曾颖的心田里仿佛生长着两棵树,一棵叫自豪,一棵叫使命。

  做了大半辈子养路工的祖父是一名老党员,他对石子有着特殊的感情。老人在路上碰到石子,就默默弯腰捡起来,带回家,积累在院子里。年幼时,曾颖无法理解祖父的行为,等自己长年累月奔波在大动脉上,她终于读懂了老人。养路人心里,每一颗石子都是铁路的孩子啊。沉默的钢轨,在曾颖看来,开始变得温暖有情。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奔跑,传好铁路世家的“接力棒”。

  时光在钢轨上流淌。从列车员、列车值班员到列车长,曾颖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行走。从绿皮车、红皮车、蓝皮车到复兴号列车,曾颖亲历着铁路的巨变。

  每次回到永修,曾颖跟祖父有说不完的话。那次,得知D738/737次列车换成了“绿巨人”,祖父甭提有多高兴了。老人回忆说,他以前巡道时,遇到下雨,只能披着蓑衣上岗;去区间干活,靠一双脚板徒步,还得随身带上午饭,劳动时,将饭菜挂到树上。可是即便这样,也还是挡不住蚂蚁的侵扰,它们常常爬上树干,寻觅食物所在。

  D738/737次列车是一趟夕发朝至列车,全程1449公里只停靠5个车站,区段运行时间长。由于便捷舒适、性价比高,乘坐这趟车往返北京就医的旅客较多,而夜间是疾病高发时段,突发情况时有发生。2020年初的一天,一对耄耋夫妻乘车,曾颖告诉老人,有什么需求尽管找乘务员。可是,当老爷爷得知一个乘务员要服务好几节车厢时,满眼狐疑地看着她,脱口说道:“那我怎么找你们呀?”这句话,让曾颖如醍醐灌顶,她开始琢磨,能否将呼叫系统用在服务上。说干就干,一回到南昌,她立即购买了两套呼唤器,下一个班便带上了车。这一尝试,效果出奇的好。

  2022年2月8日,列车从北京西站始发后,曾颖对车厢进行巡查,在4号车厢发现了刚刚做完颈椎手术的戴女士。见对方买的是上铺票,曾颖当即给她调整到5号车厢的下铺,并给陪护戴女士的家人留下了一部呼唤器。曾颖叮嘱说:“这是我们给特殊重点旅客准备的。如果你们在路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按下这个按钮,报警器一响,我们会第一时间赶过来。”

  夜深如漆。列车呼啸南下。忽然,曾颖随身携带的报警器响起来了。她一边通知5号车厢的乘务员,一边急匆匆赶了过去。原来,是戴女士的家人想上卫生间,于是呼叫曾颖,请求代为照看病人。曾颖二话不说,立马进入“角色”,她将自己的外套盖在戴女士的身上,麻利地为对方整理尿袋。那张热情自然的笑靥,用戴女士的话来说,像寒冬里的火,温暖着这段难忘的旅程。

  次日7时,报警器再次响起。这回,家属希望曾颖能够协调南昌站,让120救护车进站将戴女士直接送往医院。曾颖赶紧跟南昌站沟通,请求开放绿色通道。列车终到后,曾颖与医护人员一起将戴女士抬上了救护车。目送救护车驶出站台,曾颖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此时,她无意一瞥,看见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在列车和站场上,钢轨氤氲着一层暖色。她的心忽地一颤,似乎又看见祖父弯腰在铁道上作业的情景。

  曾颖所带的班组,乘务员大部分是“95后”。对这群年轻人,她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爱。2021年夏,来自东北的列车员小沈被电动车撞伤,第一个想到的是给列车长曾颖打电话。曾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送小沈去医院检查,帮她垫付医药费。

  姑娘们最盼望的是过节,因为每到传统佳节,大伙可以聚在曾颖家中,好好地吃上一顿。每到这时,曾颖一早便去买菜,洗、切、炒,一条龙服务,忙得脚不沾地。那些小吃货们则在客厅里说说笑笑,享受着家一般的快乐和温馨。曾颖喜欢这种氛围,喜欢这种暖色调的日子。她常想,以阳光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生活会馈赠给你意料不到的礼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几年,曾颖和姐妹们的服务故事多次在《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等媒体刊发,班组获得多项荣誉。曾颖本人则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

  在开往永修站的通勤车上,曾颖默默凝视着落满阳光的钢轨,耳际似乎萦绕着养路工人的劳动号子,那其中,有祖父的声音。她相信祖父看到了那枚金灿灿的奖章,看到了那个他一生魂牵梦萦的火车头。此刻,阳光浩荡,钢轨磅礴,山河是那般壮丽。(作者:彭文斌)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