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往事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爱人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个葫芦烙画工艺品。送这份礼物的是一个远在和田的维吾尔族大哥。他拿着礼物,反复端详,久久不舍放下,意味深长地给我讲起了一段往事。
我的爱人是一名铁路警察。2010年,喀和铁路通车,那时的他在和田站公安派出所工作。由于火车刚开通不久,辖区的许多村民都对爱护铁路的常识缺乏了解。一次,他在检查铁路防护网时,遇到有人在铁路边放牧。他苦口婆心劝放牧的大哥将72只羊带离铁路线安全防护区,放牧大哥对他们的工作很不理解,不明白铁路边的野草长势这么好,为什么不能让他的羊多吃一些。在与放牧大哥的交流中,爱人得知他42岁了,没有上过学,通车之前也没有见过火车,更没有坐过火车,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和田地区。他的家里种着葫芦,爱人就提议让他坐着火车去乌鲁木齐、喀什等大城市去看看,试着寻找商机,增加收入。放牧大哥听取了爱人的建议,还委托爱人帮他买了张火车票。后来,他跟着爱人学会了网络购票,在一次次的探寻中找到了商机,不仅家里的葫芦有了销路,羊也越养越多,日子越过越好。10年来,放牧大哥的葫芦生意越做越大,从提供原材料到制作烙画工艺品,他每次在生意上有些成功经验,都喜欢和爱人分享。一来二往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或许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很难想象居然还有人没见过火车,但就是老乡的那份纯朴深深打动了我。”爱人说,“火车通到南疆腹地,这是南疆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事。此前修铁路时,很多老百姓都坐着毛驴车到工地看,许多年事已高的维吾尔族老人都带着馕到施工现场,连续好多天在工地附近看铁路施工,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那场景真的很感人。到了正式通车那天,候车室人山人海。毕竟这是驶离和田的第一趟列车,候车的旅客都显得异常兴奋,早早就站在那里等着进站台上火车。很多人说,他们想得到这趟首发列车的火车票,并到乌鲁木齐去看看。也有很多当地群众表示,欢迎大家都能坐着火车来和田转转。”
后来,由于工作调动,爱人成了一名列车乘警。但他对和田还是有着割舍不下的感情,于是主动请缨担当由乌鲁木齐开往和田的“慢火车”值乘工作。
这趟列车被南疆群众称为“大篷车”。每年三四月份,列车经过风沙区段,一节车厢能清理出几簸箕沙,但好在票价便宜,从和田到墨玉只需要1元钱。他苦笑道:“冬天巡视一趟车厢下来,衣服、身上都是煤灰,掌纹里的黑色要搓洗很久才能消除。夏天,车厢里靠风扇降温,后背的衬衣永远是湿的。”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爱人却觉得这里有着最浓厚的人间烟火味。
2012年的9月,他在巡视车厢时,发现一个小姑娘手捧一纸红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心地望着窗外。原来,这是小姑娘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乌鲁木齐上大学。“我都不知道乌鲁木齐在哪个方向。”小姑娘兴奋地说。虽然车厢里人很多,也很嘈杂,但这些都掩盖不住她美好的心情。每次说起这件事,他眼里都像闪着光:“这是一趟载着希望的列车啊!”
一次,列车停靠在莎车站时,车站的民警带了很多箱樱桃去库尔勒。了解其原因,原来是莎车站的民警得知辖区有位老人种植了很多樱桃,但是苦于运输成本高、保鲜方式落后,一直没有打开销路。民警尝试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樱桃的照片,因为樱桃个大卖相好,就有库尔勒的朋友留言打听,民警就帮忙带过去。后来,听说民警的“朋友圈”不仅打开了樱桃的销路,更是敲开了警民鱼水情的大门,成箱的樱桃通过铁路运输走向外界,最远销到了西安。老人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于是自己也成了义务爱护铁路的宣传员。
今年春运前夕,新疆铁路助力精准脱贫,将绿皮车升级成了空调车,“慢火车”实现了华丽变身。不过,还是有很多旅客对“慢火车”情有独钟。前不久,爱人就在车上遇见了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去和田旅游,夫妻俩就是在乌鲁木齐开往和田的列车上相识的。10年过去了,他们不仅有了幸福的家庭,而且有了爱情的结晶。他们一家三口想重温这段幸福之旅,感受南疆地区1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内心来说,听了这么多南疆往事,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心情。10年来,有多少梦想、期待和憧憬都是搭乘这趟列车完成的,又有多少团圆、喜悦和成功被这趟列车见证。我问爱人:“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担当这趟列车的值乘工作了,你会不舍吗?”爱人回答:“这条铁路已经陪伴了我10年,不管以后在哪,我对它的感情依然还在,还浓……”
作者:万胜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