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首页 > 铁路风采 > 文化园地 > 文学作品

从张家口南站出发

发布时间:2017-11-01 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
分享:
字号:TT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9月21日11时前后,张家口南站的调车作业通知单上,没有出现6088次列车的客车底由到发线转入市郊线的调车作业。同事们心里清楚,昔日固定的转线作业并不是因列车晚点而推迟,筹备已久的调图,使得南站结束了调动它的使命。几对列车的停运和站停改通过,相对于依旧川流不息、车来车往的整个南站站场而言,即便是常来此乘车的旅客也难以察觉,倒是这天高云淡的清爽初秋,铮亮的钢轨一直通向天边的旷达之感来得更为直观。

  秋意渐浓,张家口南站也在为今年的“收成”做着最后的忙碌。精心编排的新列车运行图,改变了它的功能,南站与旅客短暂告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列车来往井然,旅客上下有序,火车缓缓出站,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记得儿时跟着舅舅第一次坐火车,目的地就是张家口。上车时车梯很高,我个头小,双手撑着上一级车梯,脚下用力一蹬才能攀上一级。后边扶着我的舅舅见状笑呵呵地把我抱起,几步便上了车,找到空座位坐下。不一会儿查票的乘务员阿姨依次查票,我见到其他乘客都有车票,便问舅舅为什么我没有,他笑笑对我说:“等你再长高些。”我趴在窗口一路好奇地张望,憧憬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张自己的车票并像舅舅一样靠自己登上火车。从柴沟堡到张家口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窗外的事物还没有新鲜够,火车就到张家口南站了,舅舅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咱们到张家口北站,一会儿咱们的火车头会摘开挂到车尾,方向翻个,倒过去开往北站。”他所讲的这些对年幼的我来说,自然弄不明白,但先前的火车头从车窗外驶过,又挂着火车动了起来,我才跟着开心起来。不曾想,大学毕业后我竟到张家口南站工作,又由于张家口北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那趟“绿皮车”到南站后,变由从到发线转往市郊线的调车转线作业,我从乘坐它的旅客变为调动它的作业员。儿时的梦想竟实现了一半,利索地上下车作业,有趣的是,依旧不需要购买车票。

  记得那年去上大学,我坐夜车去石家庄,一时疏忽,竟把装有报到证的背包落在家中。那时距离开车还有大约40分钟,我连忙给家中的姥爷打电话,刚睡下的姥爷得知情况,十分着急,撇下手机、披上外套便拿着我的背包打车赶往张家口南站。没拿手机的他并不知道我在哪个车厢,便向车站广播室求助,我听到广播喊我的名字,连忙下车去寻。夜幕下的站台上,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和一个举着背包、沿着车厢奔跑呼喊我名字的老人。

  带着我儿时梦想的“绿皮车”、姥爷奔跑过的站台,以及一条条上下班踩过的石砟路、一列列远去的火车,历历在目,都在即将别离时涌上心头。因为那时候,整个火车站被阳光照射,列车、站房、站前的詹天佑铜像、在车梯上忙碌的我们和所有能反光的物体都被泼上金色,勾勒出金框,留下一个完美的停顿。

  几年后,张家口南站会以崭新的面貌,再次登场。我们都期待着京张高铁建成通车的那一天。

作者:张建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