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系统研究

 
字号:TT

  在前期无砟轨道研究成果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相继研发了CRTS I 型、CRTSⅡ型板式及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并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为优化无砟轨道结构设计,降低轨道工程建设成本,2008年,结合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工程建设,研发了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综合性能更优的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发展和完善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技术,2011 年原铁道部立项开展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深化试验研究"(合同编号:2011G003),由铁科院牵头开展相关研究工作;2014 年2 月,项目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结题验收;2014 年9 月,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的技术评审。

  1. 主要技术内容

  在前期各型无砟轨道建设、运营实践及时速200 公里级城际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总结和分析基础上,以盘营客专工程为依托,系统开展了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理论及关键参数研究、轨道结构及接口技术研究、关键工程材料研究、轨道板制造技术研究、轨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室内外试验及长期监测研究、养护维修技术研究、结构耐久性研究和技术经济性分析,构建了一种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无

  砟轨道系统,发展和完善了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技术体系。盘营客专综合试验最高速度397km/h,系统验证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对设计时速350 公里高速铁路运营条件的适应性。

  2. 授权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

  在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了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隔离层、弹性缓冲垫层、嵌缝材料、减振垫层等7 项轨道结构部件及工程材料暂行技术条件和1 项轨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申报发明专利3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 项,其中无砟轨道系统及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已申请国际专利。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制造、施工、养护维修等成套技术,构建了一套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总体技术经济指标优于现有无砟轨道系统,其单元复合结构设计技术、建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 成果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情况

  目前,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盘营、沈丹、成绵乐(眉乐段)、西宝、郑徐等高速线路,铺设里程已超过1000 铺轨公里。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工程设计措施优化指导意见>的通知》(铁总建设[2013]103 号):路基和桥梁地段宜优先采用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将更好的指导我国高速铁路的工程建设,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