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藏节

字号:TT
  1.所在县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
  2.所属民族:苗族
  3.节日时间:年底(13年举行一次)
  4.节日介绍:
  苗族鼓藏节是苗族十三年举行一次的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鼓藏节,苗语称为“努纽”,一般译为“吃鼓藏”“吃牯脏”和“吃牯藏的节”,现称之为“鼓藏节”并约定俗成。榕江苗族认为,祖先居住在遥远的东方,需敲击木鼓才能把他们召唤前来。因此在鼓藏节中,木鼓自始至终贯穿活动的全程,包括“接鼓”“醒鼓”(也叫翻鼓)、“凿鼓”“换鼓”“送鼓”等仪式。“鼓藏头”是鼓藏节的组织者,他会同众多的祭师们共同主导苗族群众完成重大的祭祀盛典。
  鼓藏节的仪式繁复而有序。其主要活动程序为:筹备议事、接客、忌菜、起鼓招魂、牛旋塘、做屠牛工具、超度鼓藏牛、杀牛祭祖、分肉送客及停鼓封寨等。榕江苗族吃一次“鼓藏”,最少也要七天时间,才能完成“鼓藏”中那些古理古规的程序。
  苗族吃鼓藏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的某个“亥”日或“辰”日,通常举行7天。前3天全寨击鼓吹笙,进行请神和跳芦笙舞活动。到第4天寅时,开始举行隆重的吃鼓藏踩堂仪式。踩堂队伍由鼓藏头带领,随后是芦笙队,幡旗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鼓藏牛队,已故先人生前所喜欢的衣物展示队,最后是参加鼓藏活动的亲朋好友队。队伍绕鼓藏堂3圈,便由鼓藏头对着鼓藏牛念一阵《吃鼓藏词》。当人们离开鼓藏堂时,土铁炮、火药枪和芦笙齐鸣,霎时,鼓藏堂上芦笙阵阵,枪炮声声,人声鼎沸,一片欢腾。
  次日寅时(即凌晨3-5点钟),人们将鼓藏牛牵到“祭祖堂”,由鼓藏头念了一阵《祭祖词》后,各家各户便开始杀牛祭祖,祈求上天保佑,祝愿人人平安。然后大宴宾朋,直到第7天吃鼓藏结束。
  5.活动详细地址:兴华乡摆贝、高排等苗寨、计划乡加两苗寨、三江乡苗寨等
  6.活动内容:杀牛祭祖、祭神、吹芦笙、踩歌堂、跳月、跳古瓢舞、情歌对唱、回堂酒、吃簸箕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