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安全服役创新团队

 
字号:TT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安全服役创新团队是首批进入“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团队,“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团队。近3年,团队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973”、“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0余项,省部级重大与重点项目40余项。团队成员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50余项。团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研究平台6个,共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25部,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

  近年来重点围绕中国高速铁路、高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复杂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展开研究:

  (1)全面参与了我国CRTS系列无砟轨道的研发工作,结合技术攻关、再创新等研究,建立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空间精细化分析方法。作为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理论支撑方,有力促进了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建设与应用推广。

 

  (2)解决了无缝线路与极端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与复杂线下基础的协调性技术难题,为高速铁路无缝线路科学设计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

  (3)提出了复杂外形道砟颗粒的精确模拟方法,揭示了有砟道床状态的劣化机理,提出了更为全面的道床状态评估指标,研发了适用于高速铁路的道床质量状态检测设备。

  (4)提出了多手段融合的线路工程服役状态综合监测、预测理论、轨道线路状态实时监测方法。

  (5)持续参与了科技部十五~十二五高速磁浮交通重大专项,对磁浮线路轨道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磁浮车轨动力分析模型,提出了磁浮车轨共振机理和共振条件。

  (6)针对青藏铁路等高原冻土路基开展了系统研究,对多年冻土区建筑物的地基状态及其上的铁路线路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明确了冻土稳定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有效的养护维修措施,保证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营。

  (7)针对冻土路基,建立了多场作用下的路基冻融分析模型,提出了路基宽度对冻土路基温度场及变形的影响规律,以及人为冻结上限变化对路堤可能产生纵向裂缝的影响,为青藏铁路类似路段的设计、施工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为京沪、武广、京津等数十条高速铁路以及青藏铁路的基础设施设计、运营及安全服役提供了重要支撑,并推广应用至泰国、土耳其等国铁路中,为我国铁路建设及“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