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重庆至利川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字号:TT

  一、工程概况

  重庆至利川铁路(简称“渝利铁路”)处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中上游水库调蓄和库区移民城镇规划建设的核心区,是“十二?五”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快速客运网高铁“四纵四横”中“沪-汉-蓉客运通道”上最后建成的段落,所经区域是沿长江中上游鄂西渝东山区地形最为艰险、交通最为困难、地质最为复杂的一段,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渝利铁路起自重庆市渝北区,经重庆市江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县,止于湖北省利川市,正线长264.602km,其他配套线路35.535km。正线共有桥梁130座-45.85km,隧道53座-165.944km,桥隧比高达80%。全线共设车站9个。设计等级为双线电气化I级铁路,最高行车速度为200km/h。

  渝利铁路自重庆沿长江东行,途经了丘陵区、低山区、中山区、中山溶蚀残丘区等地貌单元,是我国的地形陡变斜坡带。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岩溶及岩溶涌突水、滑坡、岩堆、危岩落石、顺层、顺层偏压、煤层瓦斯、浅层天然气、断层破碎带、水库坍岸等。

  全线岩溶长隧道均穿越褶皱构造,背斜段地表漏斗、落水洞、溶沟、溶槽、溶蚀洼地等岩溶地貌发育,多顺构造线呈串珠状分布,其中尤以嘉陵江组地层岩为著,该地层在地貌上多为岩溶槽谷负地形,槽谷地表水均通过漏斗、落水洞、溶蚀裂隙等转入地下,岩溶地下水异常丰富,复杂多变的高压富水岩溶洞穴及大规模的岩溶涌突水是最为突出且控制线路方案和工程设置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因此,高压富水岩溶地区地质选线的成败就成为了渝利铁路能否顺利建成的关键。

  两年多的运营实践证明:渝利铁路工程措施安全可靠,概算执行良好,铁路运输畅通无阻,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行业认可度高,具有示范意义。渝利铁路是山区铁路的经典之作,为类似地区铁路的勘察、设计、建设和运营树立了标杆!

  二、获奖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