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防风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字号:TT
  奖励类型:2017年中国铁道学会奖特等奖
  主要完成人:拉有玉,叶阳升,田红旗,王争鸣,朱力争,潘新先,钱征宇,侯福国,胡华锋,邢斌,龚增进,黄双林,杜绍军,葛春庚,韩英,张学伏,于卫东,王峰,王效有,刘磊,王正邦,杨明智,廖海黎,杨斌,刘再民,谯泽诊,李鲲,马超锋,张乘波,吴宁,何涛,张峰,马西章,葛盛昌,刘改红,何德华,鲁寨军,付连著,朱昌岳,刘永进
  主要完成单位:乌鲁木齐铁路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兰新高速铁路全长1776公里,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作为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穿过了我国乃至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戈壁大风区,风区线路长度达580公里,尤其是新疆境内的“百里风区”和“三十里风区”,最大风速超过60m/s,其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史无前例。全体科研人员和建设者经过近5年的科技攻关与自主创新,建立了我国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防风理论体系,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解决了“强风力、长风期条件下高速铁路如何安全、高效运营”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全面查明了兰新高铁沿线大风分布规律、大风特征及大风灾害特性,系统科学划分了兰新高铁五大风区的防风工程设计分区;首次提出了戈壁大风区防风工程总体设计原则、防风标准及线路选线原则。
  2.首创了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防风工程结构体系。创建了路基+挡风墙、桥梁+挡风屏及防风明洞等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路基、桥梁防风结构技术体系;实现了在戈壁大风区构筑连续、长段防风工程(路基挡风墙340.8公里、桥梁挡风屏95公里、防风明洞1.149公里)。
  路基设置单侧挡风墙
  桥梁设置双侧挡风屏
  防风明洞
  3.揭示了悬挂类型、跨距和张力对接触网抗风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接触网悬挂方式、主要技术参数及腕臂结构形式,形成了大风区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风成套技术。
  接触网腕臂结构及技术装备
  4.创新了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系统检测验证试验技术,首次实现了环境风速35m/s条件下行车安全的系统检测验证。
  5.创新了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及运营管理模式。系统提出了大风条件下设置防风工程区段动车组行车限速建议;完善了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运营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