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全生产简报
第200期(总第550期)
(安全生产大检查专刊第152期)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10月21日
铁路行业突出重点强化安全大检查
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全国铁路坚持以高铁、客车和高风险环节、关键岗位的安全风险控制为重点,大力抓好季节性安全和惯性事故的预防整治,在自然灾害频发、暑运和小长假客流持续增长、高铁开行密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提升设备质量,加强现场作业控制。面对极端恶劣天气,各单位超前预警、严防死守、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减少了强降雨对运输安全的影响,汛期全国铁路没有发生客车责任水害事故。在新线建设和营业线施工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强化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严格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保证了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稳定。
一是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本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正值国家铁路局刚刚组建,局党组以此作为履行铁路行业安全监管职责的切入点,在7月份机关人员基本到位后,迅速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陆东福为组长的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紧密结合组建工作和铁路行业实际,局党组先后两次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了“准确定位、正确履职、明确重点、务求实效” 的安全大检查活动思路,成立了由局党组成员负责的6个督查组,实行分片、按专业督导。专门印制了《督查工作手册》,对参加督查的全体人员进行了宣传发动和集中培训,明确了9个方面、20项检查内容,对督查范围、形式、方法及作风纪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从组织和制度上有力地保证了督查质量。
二是紧密结合监管职责强化安全督导。国家铁路局紧密围绕铁路运输安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设备质量安全3个监管重点,以铁路运输企业为主,延伸到铁路设备造修企业和工程施工企业,对各单位安全大检查活动开展情况和安全管理状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就铁路行业安全监管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宣贯等工作进行了座谈调研。督查过程中,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督导,在向各受检单位反馈检查意见的同时,帮助受检单位对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隐患进行剖析,提出了进一步整改、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各单位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完善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深入一线进行全覆盖督查指导。由局党组成员负责的6个督查组事先不通知、不打招呼,早出晚归,采取添乘检查、重点抽查、现场暗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公司)辖区开展了全覆盖的督导检查。共检查了铁路局74个业务处室、81个运输站段和车间,9个新线建设客专公司, 12个设备制造单位、33个工程施工单位,12家地方铁路运输企业。现场检查和暗查65次,其中检查现场设备和作业37次,防洪危险处所7处、施工现场21个。添乘机车和动车组38列,累计行程11832公里,对京沪、京广、哈大、宁杭等10条高速铁路和京广、陇海、京包、青藏等7条普速铁路的设备运行质量、现场作业及路外安全环境进行了检查。
四是强化铁路安全环境隐患排查和治理。针对当前铁路运输安全外部环境形势仍然严峻的现状,督查组在积极开展督查工作的同时,认真梳理路外安全隐患和问题,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协调铁路运输企业、地方政府和公安等部门,加大对路外安全环境的综合治理。一是及时对上跨桥移交不彻底、桥涵防撞架缺失、防护栅栏加装补强不到位、非法道口等问题,向铁路总公司及相关单位进行反馈,要求责任单位全面整治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二是加大对机动车、人员非法上道、抢越道口的管理和路外安全宣传力度;强化铁路安全保护区的划定、签认工作。三是加大安保区内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行政执法力度,对破坏铁路的危行案件进行专项打击,努力营造良好的铁路运输安全外部环境。
五是结合督导认真开展调研。检查期间,督查组围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主旨和要义,与铁路运输企业就宣贯新《条例》工作进行了探讨和调研。针对铁路政企分开的新形势,督查组深入到铁路局机关处室、站段和车间班组,组织专题座谈会39场,介绍了国家铁路局职能、职责,收集各铁路局和铁路相关企业的调查问卷126份,梳理意见和建议173条,内容涉及国家铁路局如何正确履行职能、规范监管方式方法、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为构建铁路安全长效机制打下了基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2013年10月21日印发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