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目录
序号  |              产品编号  |              产品名称及主要材质  |              执行标准  |          |
一、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          ||||
1  |              4001  |              腕臂支撑装置  |              含平腕臂(钢、铝合金)、斜腕臂(钢、铝合金)、套管双耳(钢)、套管座(铝合金)、承力索座(钢、铝合金)、支撑(钢、铝合金)、支撑管卡子(钢)、套管单耳(铝合金)、套筒双耳(铝合金)  |              TB/T2075.1-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1部分:腕臂支撑装置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2  |              4002  |              限位定位装置  |              含限位定位器(钢、铝合金)、定位支座(钢、铝合金)、定位线夹(铜合金)、定位环(钢)、旋转双耳(铝合金)、定位管(钢、铝合金)、定位管卡子(钢)、吊线固定钩(铝合金)  |              TB/T207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3部分:限位定位装置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3  |              4003  |              非限位定位装置  |              含普通(T型、软)定位器(钢、铝合金)、定位支座(钢)、长定位环(钢)、支持器(长支持器)(钢、铜合金)、锚支定位卡子(钢、铝合金)、定位环线夹(钢)  |              TB/T2075.4-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4部分:非限位定位装置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4  |              4004  |              终端锚固线夹  |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钢(不锈钢、铜合金)  |              TB/T2075.5-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5部分:终端锚固线夹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钢、不锈钢、铜合金)  |          ||||
5  |              4005  |              中心锚结装置  |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铜合金)  |              TB/T2075.6-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6部分:中心锚结装置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铜合金)  |          ||||
6  |              4006  |              整体吊弦及吊弦线夹  |              整体吊弦(铜合金)  |              TB/T2075.7-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7部分:整体吊弦及吊弦线夹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接触线吊弦线夹(铜合金)  |          ||||
承力索吊弦线夹(铜合金)  |          ||||
7  |              4007  |              接头连接线夹  |              接触线接头线夹(铜合金)  |              TB/T2075.9-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9部分:接头连接线夹  |          
承力索接头线夹(铜合金)  |          ||||
8  |              4008  |              电连接装置  |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铜、铜合金)  |              TB/T2075.11-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11部分:电连接装置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承力索电连接线夹(铜、铜合金)  |          ||||
9  |              4009  |              弹性吊索线夹  |              铜合金  |              TB/T2075.8-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8部分:弹性吊索线夹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10  |              4010  |              线岔(钢、铝合金)  |              TB/T2075.10-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10部分:线岔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
11  |              4011  |              滑轮补偿装置(铝合金)  |              TB/T2075.12-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12部分:滑轮补偿装置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          |
12  |              4012  |              棘轮补偿装置(铝合金)  |              TB/T2075.1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13部分:棘轮补偿装置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
二、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          ||||
1  |              4013  |              电气化铁路用铜接触线  |              TB/T2809-2005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
2  |              4014  |              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线  |          ||
三、铜及铜合金承力索  |          ||||
1  |              4015  |              电气化铁路用铜承力索  |              TB/T3111-2005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
2  |              4016  |              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承力索  |          ||
四、绝缘子  |          ||||
1  |              4017  |              棒形瓷绝缘子  |              TB/T3199.1-200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1部分:棒形瓷绝缘子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
2  |              4018  |              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              TB/T3199.2-200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2部分:棒形复合绝缘子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
3  |              4019  |              棒形柱式复合绝缘子  |              TB/T3199.2-200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2部分:棒形复合绝缘子 科技装〔2009〕136号OCS-2 科技装〔2009〕136号OCS-3  |          |
注:当相关标准更新时,采用最新标准。
附件2
国家铁路局行政许可申请书
个人申请  |              姓    名  |              
  |              身份证号码  |              
  |          ||
住    址  |              
  |          |||||
联系电话  |              
  |              邮编  |              
  |          |||
电子邮箱  |              
  |          |||||
单位申请  |              单位名称  |              
  |              法人代表  |              
  |          ||
单位地址  |              
  |          |||||
联系电话  |              
  |              邮编  |              
  |          |||
电子邮箱  |              
  |          |||||
委托代理人  |              
  |              身份证号码  |              
  |          |||
住    址  |              
  |          |||||
联系电话  |              
  |              邮编  |              
  |          |||
电子邮箱  |              
  |          |||||
行政许可申请项目  |              
  |          |||||
行政许可申请内容  |              
  |          |||||
所附申请材料目录  |              
  |          |||||
注:以下内容由受理机构填写
签收人: 签收日期:
附件3
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生产企业审查表
序号  |              事项  |              内容  |          
1  |              企业名称及公章  |              
  |          
2  |              企业住所及邮政编码  |              
  |          
3  |              生产地址及邮政编码  |              
  |          
4  |              企业联系人姓名、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地址及邮编等  |              
  |          
5  |              申请审批的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及所有型号产品名称  |              
  |          
6  |              历次许可决定书发文字号  |              
  |          
附件4
专业生产设备明细表
序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完好状态  |              使用场所  |              生产企业  |              生产日期  |              购置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5
专业技术人员明细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务  |              技术等级  |              文化 程度  |              所学专业  |              所从事  专业  |              工作年限  |              工作岗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6
专业生产设备要求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序号  |              类别  |              设备名称  |              适用范围  |              备注  |          
一、关键生产设备  |          ||||
1  |              腕臂支撑装置  |              锻造设备  |              锻造零件用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激光切割机或冲压机  |              合页式零件用  |              
  |          ||
油压机  |          ||||
熔铝炉  |              铸造铝合金零件用  |              
  |          ||
保温炉  |          ||||
精炼除气机  |          ||||
金属型重力铸造机  |          ||||
热处理设备  |          ||||
2  |              限位定位装置  |              锻造设备  |              锻造零件用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车床  |          ||||
熔铝炉  |              铸造铝合金零件用  |              
  |          ||
保温炉  |          ||||
精炼除气机  |          ||||
金属型重力铸造机  |          ||||
热处理设备  |              
  |          |||
3  |              非限位定位装置  |              锻造设备  |              锻造零件用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车床  |          ||||
熔铝炉  |              铸造铝合金零件用  |              
  |          ||
保温炉  |          ||||
精炼除气机  |          ||||
金属型重力铸造机  |          ||||
热处理设备  |          ||||
4  |              终端锚固线夹  |              数控车床  |              
 
  |              其中铸造设备可外协,应当提供委外加工企业相关资料  |          
锻造设备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冲床  |          ||||
线切割设备  |          ||||
铸造设备  |          ||||
5  |              中心锚结装置  |              锻造设备  |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          ||
热处理设备  |              
  |              
  |          ||
车床  |              
  |              
  |          ||
6  |              整体吊弦 及吊弦线夹  |              锻造设备  |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          ||
热处理设备  |              
  |              
  |          ||
车床  |              
  |              
  |          ||
冲床  |              
  |              
  |          ||
7  |              接头连接线夹  |              数控车床  |              
  |              
  |          
锻造设备  |              
  |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          ||
冲床  |              
  |              
  |          ||
线切割设备  |              
  |              
  |          ||
8  |              电连接装置  |              锻造设备  |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          ||
热处理设备  |              
  |              
  |          ||
9  |              弹性吊索线夹  |              锻造设备  |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          ||
热处理设备  |              
  |              
  |          ||
10  |              线岔  |              锻造设备  |              
  |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              
  |              
  |          ||
车床  |              
  |              
  |          ||
11  |              滑轮补偿装置  |              铝合金熔化炉  |              
  |              
  |          
低压铸机  |              
  |              
  |          ||
热处理设备  |              
  |              
  |          ||
车床  |              
  |              
  |          ||
12  |              棘轮补偿装置  |              铝合金熔化炉  |              
  |              
 
  |          
低压铸机  |              
  |          |||
热处理设备  |              
  |              
  |          ||
车床  |              
  |              
  |          ||
二、主要检测设备  |          ||||
1  |              检测设备  |              材料试验机  |              
  |              
  |          
接触网零件试验机  |              
  |              
  |          ||
零件振动试验机  |              
  |              
  |          ||
零件疲劳试验机  |              
  |              
  |          ||
传动效率测试仪  |              补偿装置  |              
  |          ||
化学分析设备  |              
  |              
  |          ||
密度当量测试仪  |              铝合金铸造产品  |              
  |          ||
热分析仪  |              铝合金铸造产品  |              
  |          ||
探伤设备  |              铸件  |              
  |          ||
金相显微镜  |              
  |              
  |          ||
电阻测量装置  |              
  |              
  |          ||
2.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序号  |              类别  |              设备名称  |              适用范围  |              备注  |          
1  |              生产设备  |              上引连铸设备、连续挤压设备  |              
  |              
  |          
连铸连轧设备  |              
  |              
  |          ||
拉线生产设备  |              
  |              
  |          ||
2  |              检测设备  |              拉力试验机  |              
  |              
  |          
反复弯曲试验设备  |              
  |              
  |          ||
扭转试验机  |              
  |              
  |          ||
卷绕试验机  |              
  |              
  |          ||
高温软化炉  |              
  |              
  |          ||
电阻测量装置  |              
  |              
  |          ||
合金元素测量仪  |              
  |              
  |          ||
氧含量测量仪  |              连铸连轧工艺用  |              
  |          ||
截面尺寸及角度测量设备  |              
  |              
  |          ||
在线探伤设备  |              
  |              
  |          
3.铜及铜合金承力索
序号  |              类别  |              设备名称  |              适用范围  |              备注  |          
1  |              生产设备  |              上引连铸设备  |              
  |              
  |          
拉丝机  |              
  |              
  |          ||
绞线机  |              
  |              
  |          ||
2  |              检测设备  |              单线拉力试验机  |              
  |              
  |          
卧式拉力试验机  |              
  |              
  |          ||
反复弯折试验设备  |              
  |              
  |          ||
缠绕试验设备  |              
  |              
  |          ||
扭转试验机  |              
  |              
  |          ||
电阻测量装置  |              
  |              
  |          ||
合金元素测量仪  |              
  |              
  |          
4.瓷绝缘子
序号  |              类别  |              设备名称  |              适用范围  |              备注  |          
1  |              生产设备  |              球磨机  |              
  |              
  |          
泥浆搅拌机  |              
  |              
  |          ||
泥浆除铁机  |              
  |              
  |          ||
真空炼泥机  |              
  |              
  |          ||
修坯机  |              
  |              
  |          ||
干燥烘房  |              
  |              
  |          ||
上釉机  |              
  |              
  |          ||
烧成设备  |              
  |              
  |          ||
胶装设备  |              
  |              
  |          ||
2  |              检测设备  |              抗弯试验机  |              
  |              
  |          
拉力试验机  |              
  |              
  |          ||
超声波探伤仪  |              
  |              
  |          ||
孔隙性试验装置  |              
  |              
  |          ||
工频耐压试验装置  |              
  |              
  |          ||
镀层测厚仪  |              
  |              
  |          ||
温度循环试验装置  |              
  |              
  |          ||
冲击电压发生器  |              
  |              
  |          
5.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复合绝缘子
序号  |              类别  |              设备名称  |              适用范围  |              备注  |          
1  |              生产设备  |              开炼机或捏合机  |              
  |              
  |          
硫化机或橡胶注塑机  |              
  |              
  |          ||
压接机  |              
  |              
  |          ||
2  |              检测设备  |              抗弯试验机  |              
  |              
  |          
拉力试验机  |              
  |              
  |          ||
工频试验装置  |              
  |              
  |          ||
镀层测厚仪  |              
  |              
  |          ||
漏电起痕试验机  |              
  |              
  |          ||
芯棒材料试验设备  |              
  |              
  |          ||
橡胶材料试验设备  |              
  |              
  |          ||
冲击电压发生器  |              
  |              
  |          
附件7
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适龄的注册在职人员。专业要求中,可以是所学专业并获得相应技术职务;或者所从事专业并获得相关技术职务。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序号  |              专业类别  |              关键人员要求  |              数量  |              备  注  |          |
1  |              专业 技术人员  |              电气化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锻 造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铸 造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热处理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机械制造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2  |          |||
质量管理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2  |              关键岗位 技术工人  |              锻 压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铸 造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热处理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机 加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3  |          |||
检 验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铆、焊  |              持证上岗  |              3  |          |||
探 伤  |              持证上岗  |              1  |          |||
2.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承力索
序号  |              专业类别  |              关键人员要求  |              数量  |              备  注  |          |
1  |              专业 技术人员  |              金属材料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电线电缆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机械制造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质量管理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2  |              关键岗位 技术工人  |              坯料杆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拉拔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在线探伤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检验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收线及包装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
序号  |              专业类别  |              关键人员要求  |              数量  |              备  注  |          |
1  |              专业 技术人员  |              电瓷或 有机材料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高压电气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机械制造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质量管理  |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              1  |          |||
2  |              关键岗位 技术人员  |              混料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焙烧或 硫化、注塑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胶装养 护或压接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机修工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检验  |              持证或经培训上岗  |              2  |          |||
附件8
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要求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应当达到《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项目及审查表》的要求。
审查说明:
1.对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现场审查时,有关生产线应当正常运行,否则将判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2. 本审查表中标注▲的内容为审查的关键项。
3.本审查表按质量管理、生产资源、技术文件、采购控制、过程控制、质量检验、安全文明生产等七个部分进行审查,七个部分中的每一个审查内容按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进行评价。严重不合格是指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后果严重的不合格,一般不合格是指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不合格。
4.关键项不能出现严重不合格,关键项一般不合格不能超过2个;普通项严重不合格不能超过2个,普通项一般不合格不能超过10个,满足前述要求,判定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项目及审查表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审查 记录  |              合格  |              一般 不合格  |              严重 不合格  |              备 注  |          
一、质量管理(17项)  |          |||||||
1.1  |              质量 保证体系  |              ▲1.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取得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              
  |              
  |              
  |              
  |          
2.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包括计划的实施机构、机构的职责,定期总结质量保证工作情况,包括必要的记录、定期内审和管理评审。  |              
  |              
  |              
  |              
  |              
  |          ||
1.2  |              组织领导  |              1.单位领导中应当有人负责质量和安全工作。  |              
  |              
  |              
  |              
  |              
  |          
2.应当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有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且职权明确。  |              
  |              
  |              
  |              
  |              
  |          ||
3.应当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且职权明确。  |              
  |              
  |              
  |              
  |              
  |          ||
▲4.高速设备生产企业应当配备独立的产品研发部门且具有研发能力。  |              
  |              
  |              
  |              
  |              
  |          ||
1.3  |              方针目标  |              1.应当制定质量方针和定量的质量目标。  |              
  |              
  |              
  |              
  |              
  |          
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当贯彻实施,质量目标应当分解到企业的职能部门并可测。  |              
  |              
  |              
  |              
  |              
  |          ||
1.4  |              管理职责  |              ▲1.应当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              
  |              
  |              
  |              
  |              
  |          
▲2.应当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安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              
  |              
  |              
  |              
  |              
  |          ||
3.应当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实施。  |              
  |              
  |              
  |              
  |              
  |          ||
1.5  |              职工培训  |              ▲1.应当有职工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并实施。  |              
  |              
  |              
  |              
  |              
  |          
2.应当有详细的可操作的岗位任职说明。  |              
  |              
  |              
  |              
  |              
  |          ||
3.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  |              
  |              
  |              
  |              
  |              
  |          ||
1.6  |              技术服务  |              1.有专职的用户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  |              
  |              
  |              
  |              
  |              
  |          
2.有健全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制度,建立产品维修中心并开通服务热线。  |              
  |              
  |              
  |              
  |              
  |          ||
3.有用户服务、维修(适用时)和访问记录。  |              
  |              
  |              
  |              
  |              
  |          ||
二、生产资源(9项)  |          |||||||
2.1  |              生产设备  |              ▲1.具备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设施和工作场所,且维护完好。  |              
  |              
  |              
  |              
  |              
  |          
▲2.具有满足需要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装(附件6),且性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工装数量、品种满足产品适用范围的需要。  |              
  |              
  |              
  |              
  |              
  |          ||
3.具有满足生产需要的健全的设备及工装管理制度、工装图纸、台账、档案、维修维护和使用记录等。  |              
  |              
  |              
  |              
  |              
  |          ||
2.2  |              检测设备  |              ▲1.有完备的检验手段(附件6),并建立严格的、可操作的、各阶段的检验规范和检验制度。  |              
  |              
  |              
  |              
  |              
  |          
2.检测设备的性能应当能满足生产需要和达到检定要求。  |              
  |              
  |              
  |              
  |              
  |          ||
2.3  |              人员要求  |              1.领导人应当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知识。  |              
  |              
  |              
  |              
  |              
  |          
2.管理人员应当熟悉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知识,并具有专业技术知识。  |              
  |              
  |              
  |              
  |              
  |          ||
▲3.应当有熟练掌握产品研发、生产及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符合附件7对应的适用范围的要求。  |              
  |              
  |              
  |              
  |              
  |          ||
4.工作人员应当能看懂图纸、工艺、检测等相关的技术文件,并能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  |              
  |              
  |              
  |              
  |              
  |          ||
三、技术文件(9项)  |          |||||||
3.1  |              技术标准  |              1.具备和贯彻与产品有关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及技术条件和法律文本。  |              
  |              
  |              
  |              
  |              
  |          
2.制定严于或达到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要求的产品企业(内控)标准。  |              
  |              
  |              
  |              
  |              
  |          ||
3.具有研制、生产过程中必需的有效的相关文件,如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外购外协件标准、检验测试标准以及基础标准等。  |              
  |              
  |              
  |              
  |              
  |          ||
3.2  |              技术文件  |              1.设计、生产各阶段相关技术文件应当完整,齐全配套。  |              
  |              
  |              
  |              
  |              
  |          
2.设计、生产各阶段相关技术文件应当正确,文件的编制、标注、技术指标、编号等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且审批、发放、更改手续正确完备。  |              
  |              
  |              
  |              
  |              
  |          ||
3.设计、生产各阶段技术文件应当具有统一性,各部门使用的文件应当完全一致。  |              
  |              
  |              
  |              
  |              
  |          ||
4.有正式发布的图纸和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              
  |              
  |              
  |              
  |              
  |          ||
3.3  |              文件管理  |              1.制定合理的文件(含电子文档)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当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修改应当符合规定的程序。  |              
  |              
  |              
  |              
  |              
  |          
2.应当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文件管理。  |              
  |              
  |              
  |              
  |              
  |          ||
四、采购控制(7项)  |          |||||||
4.1  |              采购制度  |              1.应当制定采购原材料、外购件的质量控制制度(含采购过程控制)。  |              
  |              
  |              
  |              
  |              
  |          
2.对委托加工、外购产品应当有相应的、详细的、可操作的验收制度。  |              
  |              
  |              
  |              
  |              
  |          ||
4.2  |              供方评价  |              1.应当制定供方评价准则,并根据供货单位的资质、产品质量信誉及质量保证能力对供方进行评价,择优采购且符合标准、技术文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              
  |              
  |              
  |              
  |              
  |          
2.应当保留原材料、外购件供应商及委托加工单位的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              
  |              
  |              
  |              
  |              
  |          ||
4.3  |              采购文件及供方控制  |              1.应当根据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采购。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技术标准、采购合同等。  |              
  |              
  |              
  |              
  |              
  |          
2.应当根据采购质量要求控制供方生产的关键过程(贴片等元器件应当提供供应商出具的老化、筛选报告)。  |              
  |              
  |              
  |              
  |              
  |          ||
4.4  |              采购验证  |              1.应当制定采购验收规范,并按规定对采购的原材料、元器件及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质量验证,检验或验证的记录齐全。  |              
  |              
  |              
  |              
  |              
  |          
五、过程控制(13项)  |          |||||||
5.1  |              开发文档  |              1.具备产品开发、研制、维护等各阶段的技术文档,如质量计划、图纸、工艺和检验规范等。  |              
  |              
  |              
  |              
  |              
  |          
2.应当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并有效运行。  |              
  |              
  |              
  |              
  |              
  |          ||
5.2  |              工艺管理  |              1.企业应当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工艺文件及考核办法,并有效运行。  |              
  |              
  |              
  |              
  |              
  |          
2.企业职工应当按工艺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实行标准化作业,并做好相应记录。  |              
  |              
  |              
  |              
  |              
  |          ||
3.企业应当制定包含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统一的、正确的工艺文件。  |              
  |              
  |              
  |              
  |              
  |          ||
4.企业应当制定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并有效执行。  |              
  |              
  |              
  |              
  |              
  |          ||
5.3  |              质量控制  |              1.企业应当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并应当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上标出关键的质量控制点。  |              
  |              
  |              
  |              
  |              
  |          
2.企业应当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据程序有效实施。  |              
  |              
  |              
  |              
  |              
  |          ||
3.生产过程中流转的材料、半成品应当做好标记和标识。  |              
  |              
  |              
  |              
  |              
  |          ||
4.有完善的仓库物资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              
  |              
  |              
  |              
  |              
  |          ||
5.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和试验的特殊过程应当识别并确认,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  |              
  |              
  |              
  |              
  |              
  |          ||
5.4  |              产品 标识代码  |              ▲1.产品应当有铁路相关管理部门统一颁发的产品标识代码。  |              
  |              
  |              
  |              
  |              
  |          
2.应当制定相应的标识代码管理办法,定期检查并保存记录。  |              
  |              
  |              
  |              
  |              
  |          ||
六、质量检验(7项)  |          |||||||
6.1  |              检验管理  |              1.应当有独立行使检验职责的专(兼)职检验人员。  |              
  |              
  |              
  |              
  |              
  |          
2.应当根据生产流程建立相应的检验规程,如自检、互检、专检、首检、巡检等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              
  |              
  |              
  |              
  |              
  |          ||
6.2  |              过程检验  |              1.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应当按规定开展过程质量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              
  |              
  |              
  |              
  |              
  |          
2.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当按不合格程序规定进行处理。  |              
  |              
  |              
  |              
  |              
  |          ||
6.3  |              交付检验  |              ▲1.应当按产品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出厂产品的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              
  |              
  |              
  |              
  |              
  |          
2.出厂检验应当由具备资质的专职人员进行。  |              
  |              
  |              
  |              
  |              
  |          ||
3.对检验合格产品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识。  |              
  |              
  |              
  |              
  |              
  |          ||
七、安全文明生产(8项)  |          |||||||
7.1  |              文明生产  |              ▲1.研制、生产场地应当清洁、明亮,工作场地条件要满足生产规模的需要,并对设施、设备加强维护保养。  |              
  |              
  |              
  |              
  |              
  |          
2.研制、生产场地布局应当合理,零件、物料放置有序,并进行必要的标识。  |              
  |              
  |              
  |              
  |              
  |          ||
7.2  |              安全防护  |              1.应当制定并有效运行安全生产制度。应当具备防火、防雷、防爆等有效措施,并编制相应应急预案。  |              
  |              
  |              
  |              
  |              
  |          
2.危险部位应当有防护装置。安全设备应当经国家法定部门定期确认并有相应证书。  |              
  |              
  |              
  |              
  |              
  |          ||
3.使用危险品的,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按国家规定执行。  |              
  |              
  |              
  |              
  |              
  |          ||
4.静电敏感器件及设备应当具有静电防护措施和防静电储存措施。  |              
  |              
  |              
  |              
  |              
  |          ||
7.3  |              环境和 劳动保护  |              1.生产废水、废气、废料排放、噪声污染、辐射污染及卫生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              
  |              
  |              
  |              
  |              
  |          
2.应当制定职工健康保护制度,采取防护措施,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              
  |              
  |              
  |              
  |              
  |          ||
|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