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标准2014年第2批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

(工程建设标准20142

国铁科法[201426

现公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2012年版)等12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自201471日起施行。上述原标准的相应条文及相关内容同时废止。本局部修订条文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局部修订条文的标准目录如下: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TB 10063-20072012年版

2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函〔2005285

3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48

4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13-2003

5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4-2010

6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

TB 10015-2012

7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02.3-2005

8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 10002.5-2005

9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2-2010

10

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

TB 10068-2010

11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3-2010

12

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5-2010

      

国家铁路局

2014年5月12日

    
 


《铁路工程防火设计规范》等12项标准

局部修订条文

一、《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2012年版)

3.1.1条“……场所、仓库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修改为“……场所、仓库的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说明]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639号)规定“防火间距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二、《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1. 1.0.91.0.9中站台建筑限界高度修改为“1250mm”。

[说明] 与《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第13条统一。

2. 5.4.1条修改为“桥面两侧均应设置作业通道,宽度应满足养护维修要求。作业通道栏杆内侧至线路中心的净距不应小于3.25m。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m。”

[说明]《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规定,新建时速200公里铁路固定设备的上线检查、检测、维修工作都必须在天窗时间内进行,天窗时间外不得进入桥面。故将作业通道栏杆内侧至线路中心的净距限值由3.75m改为3.25m,并可不设置避车台。作业通道宽度应满足养护维修要求,规范中不再作具体规定。

3. 5.4.2修改为“桥面上可不设避车台,但应为主要设备安装预留相应的位置”。

[说明] 同上。

三、《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删除第5.3.6

[说明] 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已作规定。

四、《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3-2003

删除第7.7.28.1.208.4.5

[说明] 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已作规定。

五、《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

增加第11.7.15条“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后道岔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7.15的规定。

11.7.15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后道岔板允许偏差

项目

纵向

横向

高程

相邻道岔板横向及高程相对偏差

允许偏差(mm

±3

1.5

±1.5

1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说明]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补充有关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后道岔板允许偏差要求。

六、《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 10015-2012

5.4.3中,表5.4.3修改为:

5.4.3 荷载组合

墩台类型

序号

     

       

单线墩台

1

主力无车

恒载+两股钢轨伸缩力

恒载+两股钢轨挠曲力

比较取大值

2

主力+特殊荷载无车

恒载+一股钢轨伸缩力+另一股钢轨断轨力

双线墩台

1

主力双线无车

恒载+四股钢轨伸缩力

恒载+四股钢轨挠曲力

比较取大值

2

主力+纵向附加力

一线有车

一线无车

恒载+一线活载+一线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另一线两股钢轨伸缩力/挠曲力较大值+其它纵向附加力

3

主力+特殊荷载

双线无车

恒载+一线一股钢轨断轨力+另一股钢轨伸缩力+另一线两股钢轨伸缩力/挠曲力较大值

4

主力+特殊荷载

一线无车

一线有车

恒载+一线一股钢轨断轨力+另一股钢轨伸缩力+另一线活载

三线及以上

墩台

1

主力

三线无车

恒载+2n股钢轨伸缩力

恒载+2n股钢轨挠曲力

比较取大值

2

主力+纵向附加力

两线有车

恒载+两线活载+两线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其他线两股钢轨伸缩力+其它纵向附加力

3

主力+特殊荷载

两线有车

恒载+两线活载+其他各线一股钢轨作用断轨力+另一股钢轨作用伸缩力

           注:n-桥上股道数。

[说明] 修改双线墩台主力+特殊荷载(一线无车、一线有车)和三线及以上墩台主力+特殊荷载(两线有车)时荷载组合,与《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一致。

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

5.3.2条修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5mm,对于顶板有防水层及保护层的最外层钢筋净保护层不得小于30mm

[说明] 与《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规定相协调。

八、《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

1.0.92款修改在无冲刷处或设有铺砌时,不应小于地面以下2.0m

[说明]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删除了“特殊困难情况下不小于1 m。”的规定。

九、《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

10.1.9修改孔道压浆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孔道压浆应在预应力筋终张拉后48h内完成……”

[说明] 根据工艺要求,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修改孔道压浆完成时间。

十、《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 10068-2010

加第7.1.9条“洞内通风设备应具有防潮、防腐蚀、防漏电功能

[说明] 隧道内空气潮湿,通风设备易腐蚀,根据运营实践增加此规定。

十一、《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

7.2.13修改监控量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并反馈于施工。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超过变形控制基准值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日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书面记录。

[说明]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监控量测按变形控制基准值进行管理;为保障施工安全,检验数量改为每日全部检查。

十二、《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5-2010

11.2.6修改为天线杆(塔)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自立式塔架塔身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全塔高度的1/1500,单管塔、桅杆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全塔高度的1/75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用经纬仪、钢尺测量。垂直度双向检测。

[说明] 参照《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YD/T 5132-2005)第8.4.2条规定,增加了对天线杆(塔)垂直度的规定。

手机版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